二维码
钻机之家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苏子孟: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19 05:21:47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3    评论:0

2024年4月11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六届五届会员大会在浙江嘉兴市召开。在会上,孟苏子先生做了“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的行业现状报告。以下是大会通过的苏子孟报告全文:

尊敬的各位代表、领导人和来宾

早上好,先生。

欢迎来到嘉兴,中国革命红船的发源地,参加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六届五届会员大会和第二十一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

过去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改革稳定发展困难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高了质量,交出了复苏和良好的成绩单,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工程机械行业要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安排,扎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面对国内房地产等行业不断下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克服困难,努力奋斗。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出口量持续增长,保持稳定势头。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以及我们的任务报告如下:

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1)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继续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发展,关键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产品质量提升和升级,新产品和高端产品比例迅速提升。行业有一些领域,有的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常见问题和行业薄弱环节得到了解决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工程机械产业体系。

进一步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行业积极开展产业基地改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研究项目,基础通用技术的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大量智能施工技术装备得到有效应用,新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屏蔽机等。高端机械如非公路自卸车、打桩机械、混凝土机械国产化率大幅提高,新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支撑产品轻量化,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产品测试、行业评价等取得重大进展。部分基础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广泛的实际应用,产业链和供应链逐步实现技术、研发、生产、服务的高效协调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集团标准逐步实现。根据需求,我们正在进行有序的发布和推广应用。动力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执行器等一组基础技术和关键产品已被列入《工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取得了多项成果和应用案例,对整个工程机械质量提升起到了支撑作用。

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将加速。工程机械行业中低端重复生产和低水平竞争形势得到有效改善,逐步实现了高端竞争发展格局。高端工程机械的产能将继续增长。

数字化技术多层次渗透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和智能工厂场景在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撑下,将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众多企业将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领域推广应用。入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决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绿色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不少企业被列入国家绿色工厂,行业企业研发的电动、氢能、混合动力等各类新能源工程机械,不仅在国内建筑领域广受好评,在国际上也广受好评。随着电气工程机械电池、家电、控制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各种需求场景不断涌现,建设投资数量迅速增加,相关技术和配套设施加速完善,2023年电气工程机械销售额将快速增长。电动装载机的销售额增长了210%,远高于装载机,该装载机同比下降了15.8%。目前,电气工程机械已逐渐形成了条件适应性好、零尾排放、低噪音、高可靠性、易于维护、高效的竞争优势。

市场上推出的许多重大技术设备都受到了好评。在工程机械整体销售低迷的情况下,一些高端设备销售结构性增长的是大型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大吨位矿用卡车、大直径屏蔽机、大桩作业机械、大型装载机、大型工业车辆、数米起重作业平台等关键技术设备。

重大技术装备突破,超大型工程起重机、超大直径屏蔽机、超大型塔式起重机、超大吨位挖掘机、矿用自卸车等多项成功研制,为建设工作更好地满足国家核电、风电、化工、桥梁、隧道、矿山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机械设备的保障。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急需的一些重大、新型工程机械的研发和制造取得了新的进展。

(2)国际市场发展继续加强,出口继续加快工业企业国际化步伐增长,海外业务占整体业务的比重稳步提高,国际投资稳步推进,全球营销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海外培训、物流管理和零配件供应体系继续加强,传统市场进一步稳定。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出口继续实现高速增长,高技术工程机械出口加速增长。

根据海关数据,协会表示,2023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5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8.57%。进口额为25.11亿美元,下降了8.03%。出口额为4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9.59%,比2020年增长131.6%。按人民币出口额计算,2023年出口额为34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

随着国际市场开发的加强和部分产品国内销售的下降,工程机械出口将大幅增长,2023年平地机出口占总销售额的85.73%,履带式起重机出口占55.95%,压路机出口占54.60%,挖掘机出口占53.86%,装载机出口占45.58%。升降工作平台出口占比为37.11%。工业车辆和汽车起重机出口分别占34.54%和30.66%。

(3)行业企业发展韧性和风险承受能力持续增强,在科技创新的引导下,整个行业改变了扩张性增长的发展模式。2023年,国内部分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销售额明显下降,但企业整体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保持平稳增长。据协会联系的企业集团统计,营业利润下降2.44%,毛利润增长21.9%,应收账款下降6.25%,成品库存增长2.72%,研发支出增长4.31%,员工增长0.78%,工资增长12.6%。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协会及其相关部门在上级相关部门和会员企业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行业“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时反映企业需求,提出政策建议,有序推进行业科技、质量、标准化,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BICES2023)、协会年会、高层论坛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海外展览,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为协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行业运行仍处于整体平稳复苏的过程中,部分领域市场需求疲软,新机销量从底部震荡,老机增量高速增长,行业相对过剩产能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需求制约仍比较大,企业经营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在新的旅程中,环境更加复杂,困难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议行业内企业及时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遵守市场机制和需求拉动。强调战略领导,开放合作,重点产业,精细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稳步前进,实现创新发展。我们要积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全面实现质量的有效提高和数量的合理增长,为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加快发展新型质量生产力,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

第二,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更好地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量生产力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重点,我们要继续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根据当地国情发展新质量生产力”。

新质量生产力这一新的重要主张,为中国构建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强新动能,构建国家新优势,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提供了基本依据和理论指导。

新质量生产力是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所产生的先进生产力质状态。新质量生产力以工人、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飞跃为根本内涵,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能够引领社会生产的新时代。新质量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于质量,本质是先进的生产力。其“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轨道、新能源上,其“质”主要体现在高效率、高效率、高品质上。新质量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现代新技术支撑,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深化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量生产力的主要基地。同时,利用新成果和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新型品质生产力,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根据当地国情发展新的高质量生产力。

(一)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1,充分认识到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深化过程中,生产力三大要素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牢牢抓住这一新机遇,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我们必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程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抓住发展机遇,注重利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测试技术、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技术等先进新技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为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出路,过去的模仿很难适应行业新的发展需求,面对当今世界的竞争格局,我们要提前布局,致力于研发,勇于创新,敢于走在前面。继续坚持“四个方面”,加快科技成果的技术创新和转化,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指导,努力提高行业竞争优势和中国工程机械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专注于开辟工程机械行业新领域的新轨道。加强传统产业升级,推进高端、智能、绿色产业,具有特色、互补、结构合理、布局完整、优势产业持续升级的能力。

围绕产业链发展创新链。要继续推进产业基地改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基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破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瓶颈,加快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整合研发、上下游科技资源,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解决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补充强链延伸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循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探索构建“学校与企业创新平台”体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一些新的科技发明和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书架,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围绕创新链展开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扩大生产制造边界,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创新水平,推动企业实现成本节约、效率提升,产业链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解决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促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实现质量的变化。效率的变化和动态的变化。

推进绿色技术与产业化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模式。面对新能源工程机械开发使用场景整合不足、产业链培育滞后、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不成熟、充电动力基础设施薄弱、维修服务不足等问题,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解决方案,并予以重视。不断实现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技术升级。

完善资本链,重点是创新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需要充足的资金力量作为驱动因素,积极拓展企业研发投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资本市场等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注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方方面面,推动形成新的高质量生产力。同时,我们将积极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

第五,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能够培养人才、团结、领导、成就、创造新质量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掌握新质量生产手段的应用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和活力,构建植根于工程机械企业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工匠等人才链,积极落实工程机械制造、维修、服务、操作等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晋升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新质量生产力主体要素。积极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开拓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渠道。

总之,新质量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企业处理稳定发展与尖端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应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重点和方向问题。工程机械行业要把自主可控的战略基础,以高端、智能、绿色为核心主题,瞄准关键短板,注重新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发和深度应用,构建行业创新生态系统,走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发展解决了近几十年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奠定了我国工程机械的基础,但在整体实力、创新能力、产业整合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存在差距,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的发展仍然不同,我们从实际上来看,重点放在短板上。我们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新的质量生产力,解决行业发展瓶颈。提高工业竞争力,掌握发展举措。

1、继续把高端、智能、绿色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题,加大核心技术研究,提升产品质量。为高端工程机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升级指导,加快行业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高端升级,可有效促进整个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

智能化为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路径,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作用,加快不同企业产品功能的迭代升级,汇聚整合相关元素资源,释放数据元素的潜力。它可以更好地实现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不仅为绿色工程机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指导,为新能源产品提供创新和应用场景,还为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装备支撑,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世界工程机械发展的主流,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不能定位于外部,也不能有先进技术应用的成果,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根据当地的情况,发现新的品质生产力,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开发高科技、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赢得市场竞争。

把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发展的重点。全行业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和创新平台的优势,逐步构建各种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

第一,积极构建各类企业间合作的创新模式。加强创新资源分散、研发能力薄弱、创新人才短缺的中小企业与专业化企业、大型企业、专业检验研究机构、高校的协同创新,形成协同力量,逐步解决创新载体分散和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叠配置问题。

第二,建立协同创新模式。我们必须突破个别企业资源能力的限制,与工程建设、工程承包、租赁等应用领域开展融合创新。产业链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要相互融合与合作,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转型,加强工程机械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相关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第三,营造科学高效的创新环境。我们要打破壁垒,加强行业自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领导力,发挥各类企业优势,构建中小微企业、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和不同区域企业共同发展的创新新生态系统。

(三)努力提高工程机械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近年来,协会加大创新领导力度,着手打造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平台,开展相关政策支持基础工作,营造行业创新发展和能力提升的氛围,为相关创新政策的实施做出贡献。

参与《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的编制。在国家相关单位组织下,协会参与编制《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技术体系与现状、产业体系与地图、综合分析。

2023年12月发布的《绿皮书》是制造业强国工业体系系列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对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源,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程机械首次进入“绿皮书”,是对行业发展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未来行业发展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发展方向。为做好工程机械领域的“绿皮书”写作工作,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等在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的指导下,成立工程机械领域的项目组,成立由行业重点企业、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和写作组。共同完成了《绿皮书》相关内容的撰写。

参与《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修订工作。在国家工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的组织下,协会参与编制了《工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的编制和发布,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战略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中“产业基础能力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录》在《工业“四大基础”发展目录(2016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基础软件,构成了“五大基础”。即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制造工艺设备、工业技术基础。《目录》与产业基础工程合作,在指导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使全社会重视产业基础氛围,引导企业从事产业基础领域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工业基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凝聚力,明确工业基础发展的“目标”,成为实施工业基础重建的重要起点。

筹备首届工程机械工业科技节。基于当前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的旺盛需求;基于我国工程机械领域企业、相关高校、科研检测机构产业化要求,大量科研成果的社会研究力量;基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工程机械在下一代新技术、新材料、新领域的影响和渗透。基于工程机械领域未来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应用研究的需求,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协会与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联合启动了“工程机械工业科技节”筹备工作。使“科技节”成为行业科技领域的高端盛会,相关科技成果、创新产品、研发项目可以进行交流、展示和及时转化应用。

相信通过科技节的举办,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研究从“书架”和实验室中解放出来,提高工程机械行业的能力和水平。针对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创新研发能力薄弱和技术支持,搭建创新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技术需求企业的“技术供应站”。可以引导行业和社会力量更有针对性地在工程机械及相关建筑施工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为建设工程机械强国积累力量。

首届科技节将于2024年5月15日至17日在杭州举行,希望制造企业、高校、建设部门和相关用户部门在现场开展指导、合作和交流。

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工程机械科技创新会议。由协会与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大会于2023年10月18日成功举办。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搭建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制造业企业对话交流平台,汇聚行业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拓展创新合作开放领域,构建创新发展生态系统。它为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建立了高效协作、创新开放的新模式。

我们将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竞争优势,探索不同区域,搭建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制造企业不同特点的对话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工程机械行业创新发展水平,构建全国工程机械创新发展体系。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高质量发展。

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落实《工程机械“双碳”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协会成立“双碳”工作委员会和“双碳”标准委员会,加强行业“双碳”工作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建设的推广应用。

3.评估形势和2024年优先事项

(一)2024年发展状况判断保证2024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型市场。第二,宏观政策的叠加将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去年发行的1万亿元政府债券、降息、减费、发行超长期专项政府债券等政策效应,新发行的“大规模产能更新、促进消费品交换”等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叠加,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复苏。第三,政策空间仍然充足,条件是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强大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将继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五,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蕴含着新的机遇,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复苏和长期改善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越来越集中。

工程机械正处于新旧能源转型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策效果将逐步发挥,市场环境将稳步改善,部分工程机械领域需求萎缩、预期疲软、电力短缺等情况将有序改善。

今年工程机械市场形势应坚持市场机制,需求拉动和问题导向,结合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行业资源优势和商业环境变化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虽然部分国内市场预计短期内仍将面临压力,但由于政策的有效性和市场条件的改善,全年国内需求总体将高于去年。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但由于我国工程机械技术、产品、服务等综合优势,出口额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2)2024年产业重点任务一,加强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抓住机遇,利用不断发展的现代供应链、丰富的产品应用场景、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等优势资源,加强自主研发和横向纵向协同创新,特别是相关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根据当地情况,开展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

目前,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结构、需求内容、需求方向、需求类型和需求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坚持“四个方面”,密切跟踪市场需求,研究用户需求的新场景和新功能,加大创新研发工作力度,向高科技、高可靠性、高性能产品迈进。它不断满足用户体验和建筑环境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2、积极推进“双碳”发展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工程机械行业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机制建设,加快建设工程机械“双碳”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工程机械装备,支持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工程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工程机械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工程,建立新能源工程机械维修保养和维护体系,加快培养行业绿色低碳科技人才。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支持工程机械绿色低碳发展,拓展工程机械新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3.保持高水平的“走出去”。专注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信誉。我们要立足重要区域市场的需求,结合当地国情,优化国际布局,增强区域市场供应能力,完善区域市场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加快融入区域市场和社会,开拓国际市场。

要不断跟踪和监测市场变化,加强对产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判断,注意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协会将继续加强党建工作,巩固检查整改成果,发挥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群众和行业。要积极了解行业运行情况和会员企业的要求,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发挥桥梁作用。同时,继续构建政策咨询、规划实施、信息交流、预测预警、科技质量、标准法规、人才培养、媒体推广、会议展览等服务平台,组织好举办上海宝马展(bauma CHINA),参与海外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等重大活动。要以“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为出发点,打通创新的“块点”,努力深化工程机械行业科技成果,拓宽广度。

各位代表、同志、朋友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全国两会的学习和对党的第二十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坚定信心,合力,努力,建设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发展新的高质量生产力。我们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国。国家复兴事业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再次感谢您!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114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9187号-1